close

Q:什麼是登革熱?

A: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症狀主要為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登革熱依抗原性可分為型等四種型別。

 

Q:登革熱的潛伏期有多久?

A:

一般人感染病毒經3-8天的潛伏期後開始發病,但少數人的潛伏期可達14天。

 

Q:登革熱的感染方式為何?

A:

登革熱的感染方式主要是藉由病媒蚊叮咬人時將登革病毒傳入人體內,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

 

Q:登革熱的傳染途徑?

A:

登革熱病患於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第五天,血液中存在有登革病毒 (此時期稱為病毒血症期),此時若被斑蚊叮咬,斑蚊因此感染病毒,而病毒在蚊蟲體內增殖8-12天後,病毒就會至病媒蚊的唾液腺,這隻斑蚊即具有傳染力,當它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就將病毒傳出,這隻斑蚊終生均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

 

  台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白線斑蚊,這些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外出時可要特別留意!

發病症狀: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有些人感染登革熱時,症狀輕微,甚至不會出現生病症狀。而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則是會有突發性的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然而,若是先後感染不同型別之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可能成為「登革出血熱」,登革熱出血熱除上述典型登革熱症狀外,另會有明顯的出血傾向,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50%,所以民眾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預防方法: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且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性,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此外,民眾平時也應提高警覺,了解登革熱的症狀,除了發病時可及早就醫、早期診斷且適當治療,亦應同時避免再被病媒蚊叮咬,以減少登革病毒再傳播的可能。

(一)一般民眾的居家預防:家中應該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掛蚊帳,避免蚊蟲叮咬清除不需要的容器,把不用的花瓶、容器等倒放。家中的陰暗處或是地下室,可噴灑合格之衛生用藥,或使用捕蚊燈。家中的花瓶和盛水的容器必須每週清洗一次,清洗時要記得刷洗內壁。放在戶外的廢棄輪胎、積水容器等物品馬上清除,沒辦法處理的請清潔隊運走。平日至市場或公園等戶外環境,宜著淡色長袖衣物,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膏)。

(二)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澈底落實「巡、倒、清、刷」:

─經常並且仔細巡檢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

─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器物予以分類或倒放。

─減少容器,留下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

─去除斑蚊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治療方法:由於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登革熱,所以感染登革熱的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的囑

咐,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退燒藥,通常在感染後兩週左右就可自行痊癒。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力行國小護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